8月16日上午,参加药融圈组织的2024第六届CMC会议上受邀做了一个分享,内容整理如下(具体文字略有出入,但不影响整体意思)
要感谢(王)波总和药融圈组织这一次活动,这一次活动的主题叫做:破圈不内卷,昨天也听到了很多行业大咖精彩的报告,这两天的报告应该也是个很卷的事情。到底要讲什么呢?我一直没想好。昨天下午一个好朋友发了个平江路的定位给我,让我去喝茶,晚上就住那附近了。早晨5点就起床出来散步,想找找今天上午讲话的灵感。走了有3个小时,直到走到北寺塔前,才突然想起来43年之前我曾经在这地方住过一个星期的。可是除了北寺塔周围看不到一点点当初的痕迹。苏州可是一直被认为是好地方,毕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由来已久。当初的道路住宅,现在都变成了景点,网红店了。
今天大会的主题是:破圈不内卷。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破圈的小故事。前几天我到了内蒙包头的达茂旗,当地有一个氟化工企业非常有意思。氟化工是从萤石开始的,然后是氟化氢。大概四五十年前,浙江发现有大量的萤石资源,然后开采出口,那时候1吨就1000多一点,每天可以开采出来好几百吨,如果这些矿是个人的,那真的是非常的赚钱,家里有矿就不用卷了。后来国家实行了配额制限制出口初级产品,前几年国家发现储量不多了,目前储量仅仅只能维持到2031年,然后就是各种安全的,环保的,等等的限制,也开始从国外进口了。这也就是国家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。全球每年生产750万吨萤石粉,中国生产500万吨,我们已经快到了要让全世界一起来抵制的程度了。因为中国的进口,萤石粉价格涨到了惊人的3750元/吨。什么东西我们中国大量进口了,价格就开始大幅度上涨了。2.2-2.3吨萤石粉能做1吨无水氟化氢,可是氟化氢价格一直在10500/吨上下小幅波动,我国的氟化氢工厂已经很难盈利了。其实我们制造业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差不多是这样的局面。包头达茂旗的这家企业发现当地开采了70年的白云鄂博的稀土矿的尾矿里面含有22%氟化钙,据说包钢还能稳定生产100年以上,尾矿中拿出萤石精粉(含量97%以上)是之前行业内还没人做到的大难题。他们申请了专利,和包钢成立了合资工厂,在去年九月份实现了年产80万吨萤石粉的生产,后来很快又投产了年产30万吨无水氟化氢的装置。他们打算未来几年最多也就是实现年产200万吨萤石粉,80万吨无水氟化氢,世界需求的20-30%由他们完成就可以了包钢尾矿储量可以让他们继续干50年。他们的萤石粉大概什么代价呢?据我估计大约500元/吨。他们的突破性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,通过合资掌握了特殊的资源,甚至自己还把一部分产品往下游延伸。他们真的可以不需要担心内卷,实现了破圈。
想到昨天我在会场看到“苏州地区有20多家杰出的合成生物学创业公司”,这是非常可笑的说法,大家都是一样的技术类似的运行模式,今天你取得了一点进展,过几天别人很容易就能实现的结果,基本上没什么门槛,合成生物学我个人认为除了天工所的确是突破性的工作,别人难以模仿,我国的合成生物学基本都是在用老技术炒冷饭,和现在火热的连续流情况类似,很难有真正解决问题的案例出现。
关于内卷,很多年里我们一直可以享受到的高毛利业务,现在在快速的消失,所以内卷了焦虑了,那么现在理性的看一看,很多产品打了对折,甚至3折还有人在做,也还能维持经营,那么过去的价格实际上是我们在客户那里多要了很多钱,哪个客户愿意多花钱养不努力的供应商!?而且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很多厂商还会不断蚕食客户的领地。如果我们现在不努力提高技术水平,不能给客户提供价格最优,质量最好的产品和服务,很可能就会像苏州的那些老房子老街区一样,卷到最后基本上除了一个地名啥也留不下来,时代潮流滚滚向前,不会因为你我而耽误一分钟时间。我们真的要想想,为什么所有的房屋道路都没有了,玄妙观和北寺塔留了下来,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基因呢???公司内部,解聘几个出工不出力的闲人;公司外部,几个同行一起吃顿饭,商量好对外的价格联盟,或者找几个到几百个大学生甚至博士来做研发(其实也就是重复文献的水平);这些做法解决不了目前的困境。要有最好的而且是独有的技术,比如是获得知识产权,并且能在对手之前实现技术迭代,掌握了独特资源的公司,才能实现破圈不内卷。
最后讲一讲我们阜新孚隆宝,我们的客户基本上都有超过10年的合作历史,主要是做数量在1-100吨的中间体,对标江浙沪的研发公司,只要我们在做的产品,都具备碾压式的优势,除了有500立方的装置能力,我们还有独特工艺开发优化的能力。如果在座的同行不打算和我们对决,或许可以考虑和我们合作。
谢谢大家!